回购概念将成投资者追捧的主热点
2008年09月22日 15:52 794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网 分类: 09年以前综合信息
提要:18日晚国资委支持央企回购的表态,让A股市场颇有绝地逢生之感,而香港国企股自然也不敢人后,19日当日指数从快速下跌的恐慌气氛中逆转,收盘上涨15%。央企回购的表态究竟对市场有多大支撑力度,而又有哪些回购类股值得我们重点关注呢?
一、回购是强心剂?
央企回购无疑是一重大利好,如果这种情况能够越来越普遍并蔓延开来,那么不但是大非减持已经不再令人担忧,就是小非的抛售行为和压力也会因此得到遏制。
实际上作为市场中的主体,市场稳定对央企大股东意义最为重大,而国资无疑是A股市场的最大既得利益者。我们看到,当前不但是国资委表态,地方政府诸如重庆国资委、上海国资委也纷纷表态不减持甚至于增持。而正如官方表态,回购可能不仅限于央企,实际上也包含地方国资企业。我们万隆证券网发现,本周末又有安徽合力(600761行情,爱股,资讯)、海信电器(600060行情,爱股,资讯)等五家企业发布增持公告。
当然当前也有对回购质疑的声音,大股东回购将如何展开,那么上市公司将成为回购目标,央企回购是否只是一个炒作的题材,汇金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回购银行股等质疑之声不绝于耳,这让回购题材的前景显得不那么明朗。而我们认为,如果宏观紧缩能够进一步放宽,信贷能够放松,央企在回购资金上的瓶颈能够解决,那么遏制大股东回购的最大问题在某种程度上也就迎刃而解。这也可能正是国资委主任李荣融所说的,央企回购希望得到金融方面支持的确切含义。
更重要的是,这种回购潮会不会蔓延开来,成为扭转市场格局的关键。
二、关注哪些回购题材
我们认为,当前阶段应主要关注央企回购的方向,而其它有回购价值的股票也应逐步纳入我们的视野。回购的基础无疑是股价被低估,而控股权等方面的因素也可能成为刺激回购的重要要素,按产业眼光去发掘低估的上市公司有很重大意义。
1、被低估是基础
正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所说,回购是否能推广开来并不一定,因为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愿意回购,尤其是并不是所有的300家央企都是过分低估的。而正如本栏目所言,从产业资本的眼光出发去发掘被低估的上市公司,是未来几年内投资者能够获取收益的关键。
截至2007年底,中央企业在沪市挂牌的上市公司是179家,深市主板中央企业下属上市公司是120家。300多家中央企业所属上市公司,占沪深两市1658家总数的18.09%。而这其中钢铁、有色、电力、煤炭等一些行业由于市场低迷和投资者恐慌,其股价甚至于已经接近净资产,应是我们关注重点的领域。尤其是景气周期处于低谷或者相对较为低迷、市净率不高的比如钢铁行业。
2、现金充裕、控制权等等都是参考指标
上市公司的现金流充裕,而属于国家要保持控股权比如国家保持绝对控制的七大行业、40家央企级上市公司,都是我们应该关注的重点所在。
三、综合央企整合题材考虑
实际上,奥运后国资委将加大央企整合力度的表态是和国资产业结构调整目标、管理层换届以及央企本身发展需要等密切相关的,而在央企整合过程中,往往可能会和增持回购等资本运作行为相互配合。
首先,央企整合往往容易刺激相关上市公司外延性扩张,上市公司的动态产业价值快速提升,这一点上市公司大股东自然非常清楚。所以,央企整合在某种程度上往往符合动态低估的标准,可能成为大股东重点增持目标。
其次,在市场信心恢复以后,央企整合往往成为投资者愿意追捧的对象。而作为掌握信息和筹码优势的大股东来说,这样一个绝佳的资本运作机会,是不太可能放弃的。
机构来源:广州万隆
责任编辑:LY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allloginpage.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