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回购港股是实质性利好

2008年11月03日 16:22 1683次浏览 来源:   分类: 09年以前综合信息

  
  业界普遍达成共识:A股能否走强看两个因素:国内政策和外围走势。政策小了不行,间接利好不累积到一定程度无以扭转预期,平准基金和暂停大小非减持虽众望所见又不大可能出台。9.19央企汇金增持行动由于缺乏商业利益驱动也只能是象征性地交差,现在唯有从估值更低的港股上做文章,大股东增持和上市公司回购动力比较充分,以围魏救赵的策略提高A股的信心。港交所披露,中国石油(601857)在10月24日至10月28日三个交易日内,耗资约8000万港元在二级市场上一连回购了3800万股,迄今为止,公司已回购约2.72亿股,耗资至少达6亿港元。这是截至目前国企股在香港最大的回购纪录,并且从中国石油香港公司已持续超过2个月的行动看,在股价依旧低迷的此刻,中国石油香港公司的回购似乎并没有结束。
  此外,仅在10月28日当天,就有6只H股参与回购。波司登耗资246.6万港元迄今已回购了1.09亿股,约占已发行股本的1.39%。SOHO中国迄今已回购了4012万股,约占已发行股本0.76%。世茂地产迄今已回购2715.5万股,约占已发行股本的0.82%。五矿资源迄今已回购2053.6万股,约占已发行股本的0.997%。远洋地产和海尔电器等知名的国企股也不同程度地斥资参与回购,更多的国企股,例如中国铝业(601600)和经纬纺机(000666)也计划得到股东大会授权,在市场上回购股票,最大回购额不超过公司已发行股本10%。回购潮并不是从温总理讲话开始,也不是政治上的表态,笔者上周就认为,港股整体低估20%,这应是最好的注解。
  当然,笔者同时也认为A股可能还存在20%左右的高估,到大的底部也许还存在被进一步低估的可能,如果经济形势不得到大力扭转,指数就有很长的路要走。这并不意味着调整会一步到位,不过今天的地量和无法跟随港股反弹的虚弱感觉已明白无误地告诉大家,创新低不是什么悲观的预测,而是明天就可能发生的大概率事件。
  上周五不仅是我,相信大多数人都放弃了对周末再出新利好的幻想。果然,消息面平静,而地产新政正在逐步落实,成交仍未见起色。短期如果还有什么可以看看,也只剩下地产新政能把能接得住房价的刚性需求集中体现那么个把月了,一旦这都办不到,说明经济减速已十分严重,所有市场都在迅速萎缩。不仅地产不能碰,其他行业也难以复苏。

责任编辑:LY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allloginpage.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