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需求“走出去” 民营矿业的非洲生存法则

2009年03月11日 9:1 8352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铜资讯   作者:

等待复苏
  “不过,肯定不会是拍拍屁股走人的。关停的中资企业现在大都有相应人员看管,而且每家都是上百万美元以上的投资,谁舍得丢弃不管?”张堾说。
  据张介绍,“这些冶炼企业需要两年左右甚至更长时间才能收回投资,遇到经济危机,那时间就更长了。”
  而且有色金属的价格具有周期性,一旦价格恢复,那些中资矿业企业又有了盈利空间,“到时,关停的中资企业肯定又会恢复生产的。”张堾满怀信心地表示。
  “现在我们最大的问题,是怎么争取尽量多的资金来加速我们对刚果(金)矿业的开发。”张堾强调。
  2008年,坤泰公司与河南地质调查院签订了矿山开发合作协议,对其多处矿山进行勘探,其中一个矿区的初探报告显示,该矿区铜、钴资源量的潜在价值超过百亿元。
  张堾表示,2009年公司将全面开展勘探工作,预计到2010年,将取得矿产勘探的重大突破。
  对于即将到来的庞大潜在财富,张堾也有担忧,一方面难以寻找到接手这些资产的大买家,“上百亿的资产,谁买得起啊?”另一方面矿产后继开发需要巨额的资金,“每个有价值的矿起码要上亿美元”,如何筹措开发资金成为张堾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只要这些公司有实力、讲信誉,有长远战略规划,我们都希望能够和他们一起携手合作,合作模式可以是参股、控股、也可以买断。”张堾表示。
  2007年,坤泰公司与国内某大型上市公司签订了矿山开发与合作协议,该上市公司以现金收购的方式控股了上海坤泰在刚果(金)的控股企业加丹加矿业咨询有限公司及其相关矿权。
  “现在我们跟国内民营企业、国营企业、上市公司等都有合作,下一步我们将希望能与央企进行合作。”张堾向记者表示。
  而吴绍兴所在的企业则比较幸运,华鑫已经与中国铝业集团签订了合作协议,今后两年将建成一个年产两万吨铜的冶炼厂,“大概会投5000万美元,但以后还要更多钱”。

[1] [2]

责任编辑:静观世界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allloginpage.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