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龙精密铜管集团:国家需要有责任感的企业

2009年02月13日 15:41 11287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铜资讯

富不忘本,回馈社会
  2007年初,中国多个行业的出口退税率下调,铜加工行业的出口退税率从13%降至5%。就在这时,金龙铜管与美国公司签了一份20多万吨的销售合同。签了大单本是好事,可是少了这8%的退税,公司就会大量亏损。千钧一发之际,政府出手救了金龙铜管一命:鉴于金龙铜管是目前唯一能在国际铜业舞台上站住脚的企业,他一家的出口量就占了全国出口总量的80%以上,国家决定将金龙铜管的出口退税率重新调回至13%。
  危机化解,金龙铜管长舒一口气。已经走过艰难的创业、扩张期的金龙铜管手里有钱了。李长杰说:“财富对人而言能带来快乐,也能带来烦恼和灾难。企业有了财富就要回馈社会。这是企业社会责任的第一个体现。”
  5.12汶川地震,震撼了整个中国,也彰显了中华民族团结一心的精神。作为与外资有密切合作的金龙铜管想出一份力,却不那么容易。如果金龙铜管在地震时期捐出一块钱,在年终报税时就会损失16块钱。这笔账太容易算了,任谁也不会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可李长杰就是这么个不会算账的人。他召集外国合资伙伴召开紧急会议,提出捐1000万给灾区。遭到反对已经是意料中的事,当外国人“晓之以理“地轮番轰炸过后,李长杰简单而坚决地说:“你们说的是钱,我说的是人,我只是通知你们一声,不同意我也一样要捐。”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金龙铜管在向社会进行捐助的同时,思考如何治标治本。新乡市所属的原阳县是国家一级贫困县。为了支持该县,2004年金龙铜管把旗下的辅助公司向当地转移,在原阳兴办了东林公司,生产公司大宗需要的包装用胶合板,为当地解决就业520多人。
  金龙铜管回馈社会的又一力举是做好节能减排工作。目前,公司已经投资50万元进行污水站改造,投资120万元建设太阳能热水装置,投资150万元购买水泵、管道、电气控制设备等。近10年来,金龙铜管用于节能环保领域的费用达1200万元,创效益3000万元。
  李长杰这个苦出身的老总没有把赚钱当成企业的最终目标。上任伊始,他就立下豪言:“我当厂长,一要为国家多交税,二要为员工谋福利。”为客户创造精品,为员工创造价值,为社会创造财富是金龙铜管的企业宗旨。
  企业应该怎样对待自己的员工?金龙铜管的回答是,让员工做企业的主人和老总。一个员工对企业的满意度与其自己的期望是否平衡,直接决定了他在工作时的心态。把幸福和掌声送给员工,由员工来创造企业的未来。“员工为金龙创造优势,金龙为员工创造幸福”已成为金龙铜管以人为本的实践准则。李长杰说:“无论员工的地位如何都应该得到尊重,这种尊重是金钱上和心理上的。”
  为了给员工服好务,金龙铜管积极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氛围:公司花费近600万元购买高档豪华大轿车,接送员工上下班;投资上千万元兴建了供员工休闲娱乐的羽毛球馆、网球场、餐饮中心、培训中心、洗浴休闲中心等;每位员工每天可以在明亮舒适的餐饮中心免费吃上一顿高标准午餐;普通员工每年可以享受一次国内带薪旅游,每年评选出的100多名先进工作者、劳动模范全部出国旅游;每个月的最后一个星期五,把当月过生日的员工组织起来,举办一次隆重的生日宴会;从2005年起,五年工龄的大学生和10年工龄以上的员工都可以购买自己的轿车,集团给予裸车一半的补助和一定的月补……
  金龙铜管是一个在集体所有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民营股份制企业,这可能也说明了,为何李长杰这个民企老板时刻把国家利益挂在嘴边。谈到企业与政府的关系时,李长杰把企业说得像小学生:“政府让做的事情我们积极地做,政府禁止的事情我们坚决不做。我们是政府所有政策的优先执行者。在政府的保护和监督下,企业才能够在一个健康的环境中发展壮大。”金龙铜管各分公司所在地的政府都给予它很高的评价。苏州一任领导就曾说:“金龙集团是四满意企业,第一政府满意,第二财政满意,第三职工满意,第四社会满意。”
  什么是企业的社会责任?人们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总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李长杰带领下的金龙铜管的回答是,企业的社会责任是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实现自我发展的同时必须尽力保障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1] [2]

责任编辑:刘征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allloginpage.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